汉族,中共党员,1952年生,湖南省永兴县人。1975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并留在湘雅医院骨科工作至今,曾任湘雅医院骨科研究室主任、骨科副主任。现任湖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湖南省修复与重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湖南省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、湖南省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内镜医师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卫生部内镜专家考评委员会常务委员。 80年代以来,开展3.5mm“U”型针加钢丝后路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研究取得成功。论文发表后,被美国《生物文摘》摘录收藏。80年代初率先提出综合疗法,治愈数十例长骨骨化性纤维瘤,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了长骨骨化性纤维瘤的治疗,无1例复发,使之进入该领域国内先进水平。1992年“U形棒节段性固定在脊柱滑脱治疗的应用”论文发表在同济医科大学学报外文版、摘要收录Asian Hospital,199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。1994年运用“髋关节外展活动支架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”,取得良好效果,论文被Medline杂志收录,并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引用并称为“廖氏法”疗效评价体系。开展四肢、关节、脊柱创伤方面的医疗新技术多项并获奖,其中2012年“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骨折”获得中南大学医疗新技术成果二等奖。由于廖前德教授做出的优异贡献,2008年获得国际内镜领域很高奖项“恩德斯内镜医学奖”,并被聘为“卫生部内镜专家考评委员会常务委员”。 廖前德教授热爱医学教育事业。他教学严谨,为人师表,严肃认真的准备并上好每一堂课。他勇于探索,重视基础。1995年一1996年通过对1200人次生产实习教学实践,创立出《外科临床实习四阶段教学法》,1997年该成果被评为“湖南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”。发表教学论文两篇,1997年获得“优异教师”称号。1996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,2004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,培养博士研究生8名,硕士研究生20余名。 廖前德教授科研作风严谨,科研思维活跃;具备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科研能力。逐步形成了“骨肿瘤的基础研究”及“骨与软骨组织工程”两大研究方向。主持和参加承担课题7项,共担任科研课题一项,国家863计划子课题“纳米骨材料研究”;和湖南省科研课题四项,分别是1995年“股外侧骨瓣移植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”省科技厅课题、1998年“股骨头骺炎治疗的研究”省科技厅课题、2005年“skp2在骨肿瘤上的表达”省卫生厅课题、2006年“富血小板血浆凝胶/强化磷酸三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血管化研究”省科技厅课题。在本专业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53篇,其中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,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26篇。廖前德教授业余时间勤奋学习,笔耕不缀,共主编著作2部,分别是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《骨科诊疗手册》;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《外科护理学多选题》。参编著作6部,其中高等医学院校教材《外科学》及高等医学院校教材《内镜学》,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。 应邀参加国际会议学术交流3次。2001年5月马来西亚兰卡威骨科会议;2002年8月,法国欧洲脊柱会议;2002年11月加拿大蒙特利尔第17届北美脊柱外科年会。 特别是在2012年云南彝良地震发生后,虽然年事已高,仍主动申请到云南抗震救灾。作为湖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,每天连续工作,多次废寝忘食为病人解除痛苦。面对彝良震后的艰苦条件,一直默默坚守岗位。特别是2012年9月18日,廖前德教授在地震废墟上渡过了自己充实而不平淡的六十大寿,以这样一种方式献上了自己的生日礼物,让我们深受感动。是广大年青医生学习的光辉榜样。